清华师院附中的同学可能都学过这首古诗:“送灵澈上人。”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那么,这首诗到底在讲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题记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首诗,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题记:“天竺僧,年九十三,上人灵澈,广州大觉寺中示寂。对其志行,有所劝诫。因赋此诗。”从题记中我们可以得知,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灵澈上人的一篇墓志铭。那么,灵澈上人究竟是何人呢?他又曾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解释。
二、解释下文
“岁云暮,日云降,山岳寂寂,空翠微茫。静听槐鸟,往来何德?世路如棋,乾坤转瞬。”
这一段描写的是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人以自然景物来衬托出人生的短暂和无法阻挡的无情现实,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强调了生命的珍贵。
“落花时节又逢君,愁绪黯然自知闲。年少恩情,黯然销骨,不堪回首,赚得一身衰。行宫为谁,空陈秉烛。应笑华发垂珂,白首穿松。”
这一段中,谈到的是诗人对灵澈上人的怀念以及自己的感受。白居易在这里用文学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灵澈上人的鄙视和对自己青春年少时候的怀念。这一段在此次灵澈上人逝世之后,表达了怀念之情。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华清池中不觉寒;绿树杨柳皆白雪,行尽一江风景。”
这一段中,诗人通过夸赞灵澈上人的美丽和华丽,来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通过描绘灵澈上人美丽的形象,突出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表达自己对灵澈上人的尊敬。
三、结尾
最后一句是“但有馀香在,不散九华天”。这句话指的是灵澈上人的美德和卓越的才华会永存人间,不会轻易被人遗忘,如同若干天之后,花瓣虽然落尽,但余香却会在空气中久久流转。这种句式古朴、优美,用意深远,可见白居易笔下的灵澈上人影响颇大。
综上,白居易通过自己鄙陋的文学语言和深挚的情感展现了自己对灵澈上人的感慨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浓缩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这首诗由于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创作的楷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