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风声》是一部悬疑犯罪电影,不仅有紧张刺激的剧情,气氛营造上也是非常到位,特别是景别的设置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对影片中的景别分析进行剖析,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和意义。
山林的隐喻
影片中最为显眼的自然景色就是山林了。影片中的几乎所有场景都会出现这样的风景,而从多个细节的处理方式不难看出影片的暗示。
首先,影片人物的行动轨迹并非是与山林交织在一起的,而是穿行其中的,这在影片开始的数个场景中就有体现。人物的动向直接反映出其内心状况,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处于紧张、疑惑和困惑之中。此外,影片中使用大量枯树等物件营造出一种荒凉感,搭配浓烈的雪景,给人一种孤独无助与恐惧的感觉。枯树、荒野和孤独无助与观众对于弱势角色的共鸣只会变得更加深入。
因此,山林为影片场景带来了一种伏笔——严酷和难以逾越的自然环境深深凸显了人物的无助与苦闷,也凸显了犯罪的不可逃避性,给人留下了极深印象。
建筑的反讽
影片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场景就是警方的设在外的指挥部。这个指挥部的背后,是一大片高耸的写字楼,彰显出了现代社会的理性、科技和权威,而这恰恰是《风声》想要对抗的。影片中其他场景中,如军用直升机场景、城市公路等,也都营造出了这种现代文明与制度的气息。建筑在影片中被运用到极致,恰恰凸显了制度的无效:证据无法保护你,模范市民无法保护你,高大建筑,夜晚璀璨的灯光,也无法掩盖人心的恶。
因此,建筑在影片中的意义并不只是起到建筑物的颜值,其更多的是具象化表达了一种社会制度的弊端,在削弱人的信仰方面更为明显地概括了人性的缺陷。
符号和细节
影片中的景别不仅体现在场景的摆设上,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注重细节的摆设。比如,影片中的编剧使用了很多的细节来突出“安全”的缺陷。例如,包括密室、密码、两道门和警报等细节,这些细节是层级化和有剧情的紧张气氛的构造时必不可少的。包括镜头的构造,在人物进出房间、透过窗户窥视、核对密码等方面常用特写和逆光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细节。
因此,细节在影片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深入地植入了观众的意识,在影片中体现出其对整个故事的失控感和失败的预示。
一部电影,无论是影片的内容还是场景,必须是高度统一的。而对于《风声》这部影片,影片中的山林、建筑以及细节构成了一套非常协调的视听效果,大大加强了电影对于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和体感效应,影片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暴露也在这种策略下得以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