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某宝购物车,发现“车”底的倒流香炉。于是看了它的“黑料”,了解了倒流原理。
有人说,初始可以先选择简单的香炉,但香要尽量选天然香,而它的所谓黑料也多是因为化工香生出的。
各路佛道僧仙的香炉不好随意请,于是去某鱼上寻了摆件式样的香炉。再去购置塔香,感叹“香道”颇深,先进了散料自己制作。整理篇关于“香丸”的介绍,分享给大家。

香丸
中药蜜丸的一种,是通过熏烤出来的香气令人安神、定气、愉悦的文化用品,客观上可以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较之其它香品,香丸的最大优势就是“有香不见烟”。
一般的香品在使用时都是直火熏烧,生烟雾,会污染环境,影响家私清洁,现代来说,其产生的PM2.5还会带给呼吸道危害。所以这些香品不太适宜在封闭的居室里使用,也不宜长时间使用。
而香丸是隔火熏烤,古代人放在炉灰的隔火片上,今天可以放在电香炉上。因只发香气没有烟,所以可24小时熏烤。
宋代杨万里就在《烧香》一诗中写道:“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古代的香丸多放在热香灰中使用,古人有时也将香丸做成香饼状,类似棋子。
例如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孔嬷嬷对明兰如兰她们授课时讲的就是这种焚香的方式:先松灰,加入烧红的炭之后就把香灰堆成山状,之后再在山顶开一个小口放气,开了口之后,在山顶上再放一个银片来隔火。如果做得不好,可能就会像如兰那样烧糊了。

来源
先说香丸的上一属层,蜜丸。
传统医药制剂有丸、散、膏、丹、花露、煎胶、药酒等七类。《神农本草经》卷一记有“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苏沈良方》云“大毒者须用丸……”,此外尚有“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意即蜜丸可以缓和药的毒性,延迟药效。
作为合香香材在中国泛称为香药,通常药性都具备通窍、理气、去瘀等疗效。香方配伍的方式,源自医药中将不同药物调配在一起使用的配方,所谓合香如合药。其中,香丸便属于“丸”之中医蜜丸剂的作法。

蜜丸早在汉唐时即已广泛应用,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作统计,加入蜂蜜制作的丸药就占丸剂的95%。
蜂蜜炼制后粘合力强,与药粉混合后丸块表面不易硬化,有较大的可塑性,制成的丸粒圆整、光洁、滋润,还能防止药材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
香丸的历史与蜜丸的历史同步。查阅传统香方(《汉建宁宫中香》、《唐开元宫中香》、《宣和御制香》等),可知香丸的利用自汉代开始。由北宋陈敬所著《香谱》中收集有香丸的香方共221种。香方中的香粉配伍少的2种,多的20多种,其香气各有千秋:
有模拟花香的,如《梅花香》、《杏花香》;有模拟名贵香料的,如《龙涎香》;有名妃公主的专有香方,如《唐贵妃帷中衙香》、《寿阳公主梅花香》;有历史名人的专属香方,如《丁晋公清真香》、《黄太史四香》;有寺院道观专用香,如《唐化度寺衙香》、《日用供神湿香》<;有行政机关专用香,如《宣和内府降真香》、《内府龙涎香》。

保存
香泥是香丸保存的传统方式。即将用各种香粉与炼蜜合成的大约500克左右的香泥存放进瓷坛,封好不使漏气,放在地下室或阴凉处窨49天以上。用时适量取出,根据所需时间长短、空间大小决定香量。
使用方法
一般来说, 每1克香丸的香气可以充满15平米的空间,并持续2小时。 其空间环境要求通气不通风、没有生鲜花木、主客不擦浓郁的香水。
古时将香丸放在有炭的香炉或手炉里熏烧,此时要注意不能把香丸放在炭火上或离炭火太近。要放在离炭火大约2公分的灰上。现在一般用电熏炉,将热度调至150度为宜,并调好定时器以保证用电安全。
原则上来说可以24小时不间断享受香丸给我们带来的香气,但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熏香时间以3小时为宜。
夜间为阴刻,人的身体虚弱,特别适于熏香;阴雨天及寒冷季节也特别适于熏香;不见阳光的房间也特别适于熏香;茶会前后人体寒凉也特别适于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