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汤怎么煮(感冒姜汤的正确做法)

罗喜芬

  姜汤是一道传统的药膳,属于汤剂。 主要功效是用于治疗和预防风寒感冒、腹痛、腹泻等。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姜汤就是用生姜和水熬制而成的。 姜和水熬成的粥或汤,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除湿的作用。 另外,姜还能健胃、助消化。 《本草纲目》记载“生姜大功用为行气导滞,辛温解表” 生姜还有抗衰老的作用,生姜可以延缓衰老。 因此大家可以经常食用姜汤来养生。 不过,姜汤水怎么煮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1.生姜是一种常用的食材,其食用方法也比较多。

  在中医看来,生姜有几种不同的做法。 首先是食用姜茶,也就是将生姜切成片或丝,再与水熬成汤。 这种做法简单易学,效果也很好。 其次是将姜切片与糯米一起煮粥。 这种做法的功效一般,但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做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2.将姜洗净,切成片或者丝;

  (因为要放很多水,所以把姜切得薄一点; (如果你有搅拌机的话,你可以直接把姜块捣碎); (如果没有搅拌机,你可以用刀削几下,这样不容易糊;)然后取一个汤锅。 3.将汤锅中放入适量的水,水开后再加入一片姜,用中火熬制3分钟至姜汁全部熬制出来。

  3.将准备好的生姜和水一起放入锅中,煮至沸腾。

  (煮姜汤水一定要用姜,不能用其他调味品。因为生姜是一种热性食物。) 3.将沸腾的姜汤放凉,再用温水浸泡20分钟,然后就可以饮用了。 4.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红糖。 5.每天喝两次,每次一杯就好啦!

  4.如果要做姜汤,需要用大火将锅中的水煮开,然后再转小火熬煮半小时左右。

  一般情况下,一碗姜汤下肚,全身都能感到温暖。 在吃完饭之后做一碗姜汤可以缓解胃痛的症状。 此外,姜汤也能用来缓解消化不良、胃寒等症状。 所以,如果你出现了胃痛的症状,不妨试试做一些姜汤喝。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生姜性温味辛的情况下,吃姜的时候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