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又名鹌鹑、番鹑,属鸡形目、鹑科中的一种鸟类。在我国,分布于四川、江苏、浙江等省。体长约22厘米,体重不到1千克。鸟体呈楔形,头小腹大;尾长仅约10厘米;胸部羽毛较平滑而稍有光泽;体羽主要为灰色,颈部下有一块黑色斑纹;翼上具白色横纹,头顶至后颈黑褐色,背绿褐色;背部和尾巴的两侧各有一块白斑。 鹌鹑(学名: Vaccinium asiaticum)为雉科枭属动物的一种。栖息于山地森林中,常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活动。飞行迅速而敏捷。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性喜安静,怕惊,不善飞翔。
一、鹌鹑是什么
鹌鹑,也叫番鹑、鹌鹑,为雉科动物的一种,是鸡形目中的一个科,也是一个古老的目。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鸡形目。鹌鹑又名“斗鸡”。由于它羽毛较少且善斗,故名“斗鸡”或“鹌鹑”。 鹌鹑的羽毛比较长(为白色)且颜色单调(白羽多而黄羽少),更接近于麻雀的羽毛颜色(灰或黑)。头部是灰色。臀部和脚爪为黄色。双翼末端有白色横纹。 体大而重(体重可达150克左右)的鸟为珍稀保护动物;一般在4~7个月龄之间才能达到性成熟状态,刚开始性成熟的雌鸟会寻找最小限度的雄鸟交配(每只雌鸟每次仅能交配一次),但这样会引起近亲繁殖的情况;雌鸟每次产蛋量约为1~2枚,每次产卵可达300~500枚;一年繁殖1~2窝幼仔(即雏鸡),其寿命约为10-12年;每窝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或长圆形、皮黄色、有光泽、无斑点等特征;雄鸟在孵化期间主要承担哺育雏鸡的任务;而雌鸟主要负责抚育幼雏及自己吃食等。 鹌鹑是鸡形目中较大的一科动物。全世界约有40多种。中国有2属6种。分布在亚洲东北部至非洲北部和南部和中部地区、欧洲东北部和南部及亚洲南部至印度洋、新西兰以及中国等地;少数种类分布在美洲东部、澳大利亚北部、新西兰等地并受到保护。
二、鹌鹑怎么读拼音
1、鹌鹑拼音是náijīn,很多人对这个拼音不了解,其实这个是由五个音节组成的。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读,鹌鹑是náijīn。鹌鹑不一定有翅膀才能飞翔,它只是鸟类中的一种,生活在平原地带,因为它翅膀短所以比较容易捕食到食物。 2、如果把鹌鹑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读成vā ngjīn,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读音。毕竟两种都是鸟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而这两种都没有翅膀,所以说它们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 3、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的话,可以先读成vā ngjīn然后再把两个音节连在一起读成jīn。如果读者想要更好地理解这种读音的话,可以适当地放慢语速来读这样就更容易明白了。
1、鹌鹑
鹌鹑属于鸟类中的一种,生活在平原地带,它的身体比较小,羽毛比较多,看上去非常可爱。由于它们喜欢吃东西和睡觉,所以被人们称为“鸟中之王”。鹌鹑属于鸡形目、雉科鸟类,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鹌鹑的体长为40-60厘米,体重约1-3公斤。它的头长而宽,鼻孔位于复眼上方的周围;上颌前端突出成为冠喙;尾羽很短以便于飞翔。由于鹌鹑没有翅膀所以在飞行中很难捕捉到食物。 鹌鹑体型较小、羽毛颜色鲜艳、喜欢吃食物、肉和蛋都可以吃。由于这种动物喜欢安静,人们就用“鹌鹑”来称呼这种可爱的鸟类。
三、其他用途
鹌鹑肉不仅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鹌鹑肉是很好的滋补食品,它含蛋白质、脂肪、核黄素、钙、磷等营养物质;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据分析,每百克鹌鹑肉含蛋白质18.5克,脂肪1.5克,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B1、B2等。用鹌鹑肉喂养的雏鸡,生长快、抗病力强。鹌鹑卵有清热解毒之效。据《本草备要》记载:“取鲜鹌鹑卵晒干为丸。”中医认为,鹌鹑肉可“补中益气”。《滇南本草》也记载:“主治脾胃虚弱,肢体酸痛”。 在我国古代人民就发现用鹌鹑蛋制蛋补体的方法,认为有益气补虚之效。古籍《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治产后发热不退,脾虚不转;宜用鹌鹑蛋烧灰,冲酒服之;或用鹌鹑蛋蒸熟为丸,空腹食之;或用蒸法作之”。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鹌鹑蛋是将新鲜鹌鹑蛋放入经消毒杀菌的容器内煮熟后冷却而成的一种蛋制品。由于鹌鹑蛋比鸡蛋营养价值高,味道好,加工方便且便于运输等特点而受到消费者青睐。 在我国古代就有“以鸡为禽”之说;在《诗经》中亦有记载:“谁谓鸡栖?不如凤凰!” 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我国最早将野蛋用于食补治疗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夫百病之始生者也”。 我国古代人民通过长期饲养鹌鹑而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与知识;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肉一斤二两”;《本草纲目》中也提到:“鹌鹑肉……能养五脏气,轻身耐老。” 据《本草纲目》记载:“野鸡与鹌鹑蛋同食可以补肾壮阳、强身健骨”;《本草纲目》中还说:“用野蛋及鹌鹑蛋同蒸熟食之,最有益人……治气虚乏力……久服则身力更健……益气”;《农政全书》中更提到用野蛋、鹌鹑蛋炖猪肉食治腰膝酸软等病。